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政策新闻—市场监管总局:优化市场环境 助力企业新发展

作者:发布时间:2023-07-11浏览量:

助力企业新发展

更多关于优化市场环境的相关内容,请咨询15723348380


3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企业发展营造更优市场环境”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强企”行动、培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话题成为关注的重点。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于军表示,市场监管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制度、监管、改革一体推进,加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助企纾困帮扶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实际困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促进我国市场尽快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


优化营商环境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一周年,为创新发展打造更优市场环境。据介绍,2022年3月1日,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条例》。这是我国制定出台的第一部统一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行政法规,为解决我国登记管理规定分散杂乱等突出问题,有效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促进创业创新、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了法治保障。


于军认为,《条例》实施后,新旧登记制度衔接顺畅、过渡平稳,在当前经济发展严峻形势下,进一步释放了稳定市场主体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政策信号。


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登记在册市场主体1.69亿户,较2021年底增长10.03%。其中企业5282.6万户,个体工商户1.1亿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23.6万户;全国新设市场主体2907.6万户,同比增长0.71%。


“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书面调研、抽样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市场主体的意见建议。社会各界对《条例》实施情况评价积极正面。其实施成果主要表现在办理登记更加便捷高效、方便市场主体更好适应市场变化,以及市场主体退出渠道更加通畅等方面。”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局长任端平如是说。


据介绍,为方便市场主体更好适应市场变化,一方面创设歇业制度。2022年,全国向登记机关办理歇业备案的市场主体共有23184户,更多市场主体正逐步熟悉和利用歇业制度实现“停机保号”,从容面对自身的经营困难。北京、黑龙江、江苏等地出台了本地实施办法,细化了歇业备案及相关税务、公积金等事项办理的具体要求,服务市场主体休眠蓄力、歇好再出发。


另一方面,为市场主体(或经营主体)跨地经营提供便利。《条例》明确要求迁出地登记机关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移交市场主体档案等相关材料。广东、广西等地还探索将实现市场主体(或经营主体)迁移“进一扇门、办两地事,一次提交、一并办结”。


在持续深化改革、提升市场主体质量方面,任端平认为,在下一步工作中要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更加重视市场主体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助力市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具体包括更加关注市场主体质量提升、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着力开创个体工商户发展新局面等。


质量技术帮扶企业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司长刘卫军表示,我们国家有5000多万家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它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但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质量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被称为企业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目前,我国共颁发产品、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343万张,涉及97万家企业和组织,其中,60多万家获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优良方法,可以帮助小微企业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此,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刘卫军说。


于军认为,随着“提质强企”行动深入开展,质量技术帮扶也更加精准有效。《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的通知》印发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响应,将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与帮扶市场主体纾困工作紧密结合,与10类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一体推进,克服疫情影响,创新帮扶方式方法,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介绍,行动开展以来,全年帮扶企业超过5.45万家,其中中小微企业4.54万家,占比超八成。开展产业链帮扶2800多次,覆盖1500个产业集聚区,助力企业通过减少质量损耗、提升生产效率等途径提升工业产值超过81亿元。


在谈及过去几年质量技术帮扶的主要经验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副司长王胜利表示,一是聚焦质量问题较多、质量安全风险高的重点工业产品,破解质量顽疾,切实提升产品质量安全阈值。比如,安徽以近5年国家及地方质量监督抽查、生产许可证现场检查、风险监测等工作信息为基础,梳理出重点帮扶对象,利用多种手段,问诊企业个性质量问题、把脉行业共性问题。二是围绕区域质量瓶颈问题,破除质量障碍,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和集群化发展。还有瞄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扩大帮扶半径,助力强链、补链、延链,提升行业全链条质量水平。以及创新技术帮扶方式,探索实践“互联网+质量技术帮扶”模式,切实提升帮扶智慧化水平。


对于下一步的计划,王胜利说:“要推动质量技术帮扶更加规范、推进质量技术帮扶更加科学、推动质量技术帮扶更加精准。探索推进‘互联网+帮扶’模式,持续提升质量技术帮扶数字化水平。”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检验检测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度,优化技术评审方式,增加远程评审手段,将许可和技术评审时间分别再压缩三分之一,审批时限压缩近50%。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减轻负担。


据了解,市场监管总局组织检验检测机构加强技术服务,帮扶制造企业14.4万家,推动降本增效逾10亿元。检验检测市场蓬勃发展,机构数量突破5.4万家,服务产值超过4000亿元,行业营收近8年平均增速13.97%


在检验检测监管方面,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副司长刘仲书认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理念,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以常压罐体检验、机动车检验、食品检验等高风险领域为重点,与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监管、联合惩戒,保持对突出问题、突出风险的高压监管态势。同时加快探索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实施举措,努力在强化失信惩戒、优化“互联网+监管”模式方面取得新实效。


释放市场主体标准化活力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持续转变政府职能,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标准化活力,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十六部门发布实施《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团体标准从无到有,数量快速跃升至5万余项。

据于军介绍,企业标准由备案管理改为自我声明公开,公开数量超过271万项,全国200多个城市的5万余家企业开展对标达标,3200余项企业标准成为“领跑者”,市场主体标准化活力得到有效释放,助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副司长郭晨光表示,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就是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评出高水平的企业标准,用高水平的标准来引领中高端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支撑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2018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发文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以来,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不断扩大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2022年,围绕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强化绿色消费标准引领、提升保障生活品质的标准水平等战略布局,新增“物流服务”“电子商务”“智能消费设备”等近40项重点领域,重点领域数量达240项。


同时,开展“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标准研制,推动“领跑者”制度落实。


最后,将“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融入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

“从‘领跑’标准到‘领跑’产品和服务,再到‘领跑’品牌,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通过不断树立行业标杆,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有效推动提升市场主体竞争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郭晨光说。


以上就是关于“政策新闻—关于市场监管总局:优化市场环境 助力企业新发展”的相关内容介绍。感谢您的浏览,希望能给到您建议或帮助。各个企业如果有任何关于体系认证这边的问题和不懂的知识点,欢迎咨询我们重庆认证服务平台,我们将竭诚的为你们服务,解答您的疑惑与问题!

重庆企业认证服务中心是拥有专业的体系认证服务团队,我们会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提供和帮忙制订企业与相关资料的最优方案,帮你解决在认证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企业提供一体化服务,让您感受到尊贵的VIP服务,在最大程度上帮你通过证书的认证!服务热线尽在15723348380

优化市场环境  

环纽科技—重庆认证服务网专注于重庆体系认证服务,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和服务,大大提高成功率。详情请咨询cqrzfw.com官方网站

热线电话15723348380——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骚扰来电!